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主题教育 > 教育实践 >

追寻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郑州大学“走近家乡文化,赓续历史文脉”实践队参观渑池县刘少奇故居

为了追溯红色记忆,追寻革命文化,了解革命故事,更好地传承先辈的革命精神,汲取奋斗力量,更好地砥砺前行。2022年7月26日,郑州大学医学院2020级“走近家乡文化,赓续历史文脉”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来到了位于家乡渑池县的刘少奇故居。拥有悠久文化底蕴的渑池不仅是古秦赵会盟之地、考古之乡,也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的目的地刘少奇故居就是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也是马克思主义名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诞生的地方。


 
瞻仰革命历史遗迹,感受汹汹抗日烽火。在展馆里,作为土生土长的渑池人的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段抗战岁月的历史故事。作为当地最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队员们在中小学阶段就多次参观过刘少奇旧居。展馆共分为四个展室和刘少奇住室、秘书副官粟在山、李拓住室和兵站创始人刘向三住室复原展览,有展板文字、照片介绍以及实物等多种陈展方式,让我们切身感受红色文化,接受党性教育洗礼。
 
讲解不凡革命故事,重温峥嵘革命岁月。经过查阅资料,跟老馆员学习。队员们主动承担起向参观者讲解的任务,身临其境,收获满满。1938年10月,中国军委统战部负责人刘向三从延安经西安办事处到洛阳,在洛阳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通讯处”后,来到渑池县待命。从那张八路军渑池兵站交通示意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渑池是当时的战略要地,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向西可通过西安到达延安,向东可达驻洛办事处,向北可渡过黄河抵达晋南。且渑池地处山区,是打游击战的好地方。于是刘向三考虑在渑池建立兵站,作为联络总部和转运人员和物资的中间站。1938年11月八路军兵站建立,这里护送了大批过往干部和进步学生、转运大量作战物资,成为联系延安、山西八路军总部和豫南新四军的重要枢纽。

重读修养立人生标杆,踔厉奋发美好可期。队员们朗诵《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了解它的成文历史。也正是在渑池的这段时间,刘少奇起草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在屋外的墙壁上,我们看到了提纲的全文,主要从三个主要方面阐述并加以总结。在展馆里有当时提纲的手稿复印件,原手稿一共六页,写在粗麻纸上。在刘少奇住室的还原场景里,是刘少奇伏案的蜡像,靠墙一张简洁的床铺,脚边是简单的取暖工具——炭火盆,老式木桌上有一本厚厚的资本论,一个搪瓷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刘少奇也不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思想境界。

最后,我们瞻仰了刘少奇的雕像,在汉白玉半身像的背后是那句名言“我们共产党员,是近代历史上最先进的革命者,是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现代担当者和推动者。”


 
这次红色之旅让我们聆听那段历史,走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缅怀他的功绩,学习伟人身上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虽然我们还不是党员,但在刻着党徽和入党誓词的那面砖墙前,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催人奋进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定不负青春、不负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之路!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