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联动 抱团发展——让我们共同绘就偃师集体经济新画卷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南屏嵩岳,北临黄河,是中原经济区郑洛城市工业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偃师市坚持党建引领,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民生福祉,以党建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以强劲的总攻态势擘画偃师图卷。
豌豆苗
党建领航,小豌豆撬动大发展
偃师市充分发挥党建的统领和保障作用,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山化镇马洼村以“党建+扶贫+豌豆苗”的方式,动员本地合作社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产业兴旺、群众脱贫、村集体增收等多方面共赢。
“今年雨水多,豌豆苗长势好,一年大概有5—6个月的采收期。”4月28日,偃师市山化镇马洼村村支书王天禄正在通过偃师融媒体中心的直播渠道向全国人民推介豌豆苗,该推介活动以线下参观、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当天累计吸引2万余人互动参与,帮助周边村民就业近60余人,人均月工资2000元。
2017年以来,马洼村累计投入资金80万元,新建豌豆苗生产基地200亩,建成温室大棚25套,冷库1间,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立竿见影”,年产豌豆苗100吨,年均增收80万元,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下了坚实可靠、稳定长效的基础。 “原来村里打扫卫生、路灯照明等,干啥事都得向群众要钱,现在好多了,村集体每年收入二十多万,办事有钱了,说话有底气了!”山化镇派驻马洼村第一书记王少峰说。
筑巢引凤,小行当做出大文章
5月1日上午,在府店镇牛窑村外一处山坡上,遍野的艾草长势喜人,淡绿色的草本散发出阵阵清香,让牛笑坡、刘卫东这两名第一书记感到心里踏实。“进了牛窑村,就是牛窑人”。作为偃师市民政局派驻牛窑村的第一书记,牛笑坡、刘卫东扑下身子谋发展,脸晒黑了,人消瘦了,却以务实作风赢得了村民信任。短短两年时间,建起占地近20亩的牛窑村艾草加工基地,带动100余户贫困户获取收益,让过去“靠天收”的坡地变成了“聚宝盆”。
牛窑村驻村第一书记 牛笑坡
2019年,偃师市政府牵头投资83万元建设了牛窑村艾草加工基地项目,由洛阳众岭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运营管理,使村集体经济每年有了18万元地租收入。同时牛窑村计划2020年5月底完工艾草基地二期项目,推动牛窑村产业发展由“单打独斗”向“整体融合”转变。如今全村集体经济产值能达到210万元,可带动周边100余户贫困户年均获益近万元。
牛窑村艾草
2016至2020年,牛窑村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根本性转变。村党支部书记牛大锤说:“第一书记真不愧是“第一”,给俺村找了个好项目!现在加工基地年加工艾草700多吨,生产艾绒70多吨,今年再新建一个1060平方米的仓储车间,我们脱贫致富的底气就更足了!”
共建共享,小村庄焕发大生机
偃师市委组织部定期会同农业、财政、扶贫等部门,召开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联席会,综合研判项目可行性和存在风险,把32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的村全部纳入扶持范围。以统筹谋划为前提,依托镇村资源优势,组织党员领办项目、当先锋、作表率,在抓好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同时,整体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为找准一条符合偃师实际的强县富民路子,市领导带头对全市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全面调研排查,以镇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平台,统筹强村,兜底弱村,推动“软弱涣散”向“凝心聚力”转变。
实施集体经济项目“提质”工程,坚持增加先进、提升中间、整顿后进,把党组织建设与增强发展后劲一起抓。因地制宜推广艾草、食用菌、葡萄等特色种植,因时制宜开发山化镇白皮松苗圃、邙岭镇黄杨基地等项目,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累计投资700多万元,形成一批集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绿色生态项目,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提升、可持续发展。2019年,我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以上村(社区)已达13个,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规模和品牌竞争力的本地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因村治宜、集约高效、集体受益、农民增收的发展之路。( 杨博 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