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建设现代化河南,大头重头在“三农”,潜力空间也在“三农”。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实现更大突破,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1月4日,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深入解读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申延平认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下功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不断书写中原更加出彩的“三农”篇章。
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夯实各级党委政府重粮抓粮的政治责任,确保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持续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新时期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开展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750万亩。加快种质资源选育培育,在小麦和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上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巩固提升粮食生产新优势。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落实好农业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加快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发展,构建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为抓手的现代农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围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档、公共服务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社会治理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应编尽编,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规划、政策、投入、产业上的有效衔接,实现平稳过渡。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保持资金投入力度不减,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两类人群”动态监测,及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着力破解人、地、钱问题,推动城乡要素流动自由化。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继续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两类新型经营主体。创新乡村振兴投资融资机制,财政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建立乡村振兴基金,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记者 刘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