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时代先锋 > 第一书记 >

揭开“面纱”民生项目才能赢得民心

    日前,湖南邵阳县耗资1500万元采购的10万套学校课桌椅被举报质量明显不合格。随后,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所出具的报告显示,6家供应商的产品均不符合招标文书要求。“问题课桌椅”为何还搬进教室?政府招标采购是否规范?大手笔更新学校课桌椅背后究竟有无“猫腻”等问题成为公众质疑的焦点。(《新华每日电讯》9月10日)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拿出1500万的财政资金为全县学生更换课桌椅,无疑是一个耀眼的民生项目,理应受到社会称赞、公众支持。这样一个民生项目却不得“民心”,固然是因为最终采购产品不合格,但从网友质疑的焦点即可发现,项目决策的不透明、采购招标的乱作为让邵阳官方在此事件中失去公信力,是这个民生项目失去“民心”的重要原因。
  其一,“只做不说”的决策过程,放大了“次品”的负面效应。邵阳县教育部门接受采访时表示,“出于改善教学硬件设施的目的,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用两年时间,换掉中小学校的旧桌椅。”从官方表态情况看,邵阳县没有召集家长、学校等相关方对更换桌椅进行公开听证,也没有邀请专家对采购标准、桌椅设计进行充分论证。“闭门造车”式的决策出现问题,很难让公众不怀疑其中的猫腻:更换课桌椅是为了改善学生学习环境,还是为了给领导政绩涂脂抹粉?或者是某些代理经销商“公关营销”的战绩?
  其二,不够严肃的公开招标,留下了暗箱操作的想象空间。公开招投标,是规避政府采购过程中权力“寻租”的重要方法。但临时更改开标地点、超额收取保证金、中标企业资质存疑……此次采购招标的频繁“小动作”引发质疑。尽管采购部门都有很合理的解释,但不能否认,这些“临时性”的变更为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性。毕竟,公开的“过程”、刚性的“流程”是招投标克服政府采购贪腐的基础。如果领导意志介入其中,能够对招投标的场地、条件进行变更,对参与投标单位产生了实质影响,无疑就形成了权力寻租的新空间,招投标也就失去其价值所在。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长达半年时间,连采购学生桌椅这点事情都难以办妥。这样的行政效率怎么能让民众放心并有信心?民生项目要赢得民心,做成“民心”项目,让公众“找茬”、让社会监督。一方面,民生项目的决策要听取公众意见。项目是否是民生项目,是否需要实施,怎么实施都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假借公权力“强奸”民意,由领导意志主导决策,只会把民生项目干成“政绩工程”,把温暖群众心的“炭”变成了装点领导脸面的“花”。
  另一方面,民生项目的推进也要接受公众监督。政府采购项目以及投资工程,因为其相对较高的预期回报、较低的资金风险,往往是企业竞争的焦点,是权力寻租乱作为的重要空间。对此,除了严格招投标的公开性、程序性要求外,还应将项目和工程后期执行情况面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能够落到实处。
  民生项目,与公众的利益最密切,也最受社会的关注。揭开民生项目的“神秘面纱”,不仅仅是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的需要,更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需要。在政府主导的背景下,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才是现代成熟社会的表现。

责任编辑:李胤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