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记洛阳市发改委驻韦庄村第一书记刘健
河南党建新闻网(王爱民 孙红燕)“初来到这片土地--新安县南李村镇韦庄村,开始驻村工作的那一刻,或许我还有几分忐忑、几许小小的优越感。但渐渐地,我被这里的一切所吸引,不仅是因为这里广阔的田园,更是因为这里勤劳、朴实的人民,以及那份对生活和未来的执着追求。驻村工作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宝贵经历,更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学习过程。”洛阳市发改委驻新安县南李村镇韦庄村第一书记刘健说。
刘健,男,46岁,在洛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经济师,于2022年10月被洛阳市发改委选派为驻新安县韦庄村第一书记。在驻村期间,他坚持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围绕乡村振兴“151”工作体系,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以坚守防止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从本村的资源禀赋出发,实事求是开展帮扶工作。持续推进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落实驻村帮扶政策,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提升了乡风文明,夯实了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深得韦庄村广大党员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重任在肩、心系群众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刘健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怎么能尽快投入这项工作中去,这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刚去驻村的时候,老书记拉着他的手说:“你要好好干,你代表的可是咱们单位!”领导叮嘱他:“你要找准你的目标,尽快适应环境,要干就要干好!”同事们也提醒他:你要脚踏实地,多为群众办实事!这些话常常在刘健耳边回响。“我常想:是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怎么找到自己的目标。不懂就学、不懂就问呗!”面对记者采访,刘建微微一笑。
刘健开始学习中央有关乡村振兴的文件,翻看以前的资料,找村委们问,找老乡们聊,并多次参加驻村工作培训。渐渐地懂得也多了,他的目标也明确了,那就是通过驻村工作,在守住防返贫底线的同时,深入了解基层情况,促进乡村振兴,引领基层党组织争创“五星支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健全身心投入基层工作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他和驻村工作队员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更需要他们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与群众的交流中,刘健了解到他们最关心的是生产和生活问题,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他始终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促进乡村振兴中,他从本村的资源禀赋和种植传统出发,充分发挥自身农田多、种植广泛的优势,大力发展基层农业和特色农业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促进群众致富增收。村集体经济收益提升了,村内发展的很多矛盾就能迎刃而解。在驻村工作中,刘健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有时候,由于沟通不畅或者文化背景差异等原因,他与群众之间会出现一些误解。当遇到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时,他会耐心聆听,会“想他们之所想”,帮他们分析情况,解决矛盾。当遇到对政策有误解的时候,他会耐心解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刘健表示:“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沟通、用情去交流,就一定能够建立起真挚的友谊和赢得群众的信任。”
韦庄村位于南李村镇南,距镇区5公里,辖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520户,2149人;村域总面积6259亩,其中耕地 4934亩,林地1200亩,以玉米、小麦、辣椒、中药材、烟叶种植为主。村两委及监委共10人,班子健全,党员 68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153户,监测户5户。针对本村的帮扶工作,刘健结合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体布局,确定的总体任务是持续抓好韦庄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群众就业、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推动群众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提升,并积极创建“五星支部”。
多措并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通过与农户沟通交流,了解掌握村情村貌、地理环境优劣、村民耕种习惯、主要农作物、产业发展等信息。全面掌握韦庄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村民对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期盼。协调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协助村内建成5G数字辣椒示范基地。作为县级特色产业重点项目,村内流转土地1400余亩对外开展经济合作,以数字化香花辣椒种植为特色,打造成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洛阳市发改委从改造田区产业道路、铺设高标准灌溉管网、营造观摩露台等多方面予以帮扶,大力提升基础建设,精心打造以5G数字辣椒为主的现代化特色产业;引导村内农户凭借本地土壤优势大力发展烟叶种植。种植烟叶每亩地可创造经济收入约4000至7000元,在烟叶采收期间用工量增加,还能吸纳周边村民实现再就业,通过发挥种烟大户的带头作用,今年共种植烟叶480亩,新建烤烟房4座,极大满足了烟农的烤烟需求;稳步提升中药材种植品质。锚定中药材市场未来供求发展趋势,主动调整村内中药材种植结构,积极发展以丹参、连翘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品种,不断增强市场活力。通过持续产业帮扶,韦庄村逐渐形成了以种植辣椒、烟叶、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积极申报产业项目、大力开展消费帮扶
充分利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扶持优势,结合本村发展特点,因地制宜谋划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协助韦庄村申报了养老服务专项债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780多万元,用以发展农村地区健康养老项目,其中,韦庄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周边约40名老年人的康养需求;申报中央预算资金“以工代赈”产业发展项目460万元,用以提升改造镇村主要道路,改善人居环境,并带动附近约70名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可增设6个公益岗位,使沿途5个村庄受益。
充分利用每月帮扶日开展“消费帮扶”“以购代捐”活动,以韦庄特色农产品为依托,发动委机关帮扶人、爱心企业等帮销农产品1.7万余元,助力农户增收,助推产业发展。服务村办企业,协调解决发展困难。翼展药业是韦庄村办带贫企业,也是本地中药制品龙头企业,每年能带动约25名贫困人口就业。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驻村工作队多次走访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发展目标规划,主动询问企业发展的困难压力,当了解到企业资金流通压力较大时,为解决企业困难,积极支持申请国家中长期贷款项目。通过配合企业开展产业宣传、普法教育、申报信用认定等活动,有效促进村办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质扩容
一是完成“乡里中心”建设。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充分盘活村庄中心区域原有老旧房屋等闲置资产,大力建设“乡里中心”。按照因需设置原则设置功能服务区域,逐步建成功能一体化的、更贴近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党群服务中心”。项目总占地1600㎡,总建筑面积1510㎡。为了助力建立新型党群服务体系,市发改委为“乡里中心”项目捐赠2万余元的办公设施,用以改善办公环境,并协调乡贤、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捐助8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统筹、社会投入、居民互助等多元主体共建共享,逐步把邻里中心打造成集政务服务、教育培训、养老托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便民商务、产业服务等功能一体化的“一站式”生活服务圈。二是长效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落实市委“4+2”重点工作部署,积极实施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将清洁水网、污水管网、改厕项目整合发展,多户共同建设小三格,以小管网连接每家每户,再以主管网连接至村里建设的大三格,实现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80%以上,逐步形成家家有水冲厕所,街巷有下水管道,村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新环境;辅修南岭大道8公里、产业道路4公里、村组道路1.4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40余盏,完成天然气管道改造,首批开通天然气用户120户,种植各类绿化树13000棵,初步实现了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
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政策
一是全面开展防返贫排查。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需要对全村520户农户进行全覆盖式排查,收集农户信息、了解收入情况。为了完成任务,驻村工作队克服人员不足的情况,发动村两委及包村包队党员干部,分成9个村民组利用农闲时间进行逐户筛查,初步识别疑似风险不稳定户92户,并由驻村书记对重点群体进行入户走访核实。经过排查,确定纳入“监测户”5户,风险消除1户。二是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对各类重点人员及特殊群体,积极落实医疗、教育、兜底保障等政策。其中,健康帮扶58人,教育帮扶71人,兜底保障13人。
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积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逐步健全村党支部工作制度,提升素质能力,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指导村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在庆“七一”党建活动中积极开展“主题党日”、驻村第一书记讲党课、慰问困难党员等活动;并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今年发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二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以乡村文化广场为阵地,围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去年5月份开展了“戏曲下乡”活动,并表彰了一批好媳妇、好邻居、致富能手和文明家庭等先进个人;在10月,开展了“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送医下乡、助老小灶活动。并且,在新安县开展的“五星支部”创建擂台大比武活动中,驻村工作队精心组织、认真准备,荣获一等奖并受到县委表彰,奖励经费3万元。通过开展一系列乡村文化活动,树立模范代表形象,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中华传统美德,倡导文明乡风,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参与感。
谈起下一步打算,刘健信心满满:一、以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的模式,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主体。二、积极向上争取帮扶政策支持,引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促进百姓致富增收。三、丰富本土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内涵,结合本地特色农业,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编后语:驻村工作不仅仅是一次单向的服务过程,更是一次双向的学习和交流过程。在新安县韦庄村任第一书记的前前后后,刘健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更从群众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比如他们那种勤劳、朴实、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以及他们对于生活和未来的乐观态度。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刘健,让他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决心和信念。在刘健看来:驻村工作虽然艰辛,但它却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