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党建网讯(王爱民 李西锋 通讯员 刘延飞) 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作用,伊川县大力实施“党员队伍活力提升工程”,采取“五种办法”推进党员分类管理,有效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有力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

“目标式”管理在职党员。对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全县制定印发活动方案,鼓励他们走进农村,通过机关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农村党员学习强国APP的专题学习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促进乡村振兴;并号召全县各单位,发挥自身业务优势,走进基层一线服务群众,如卫健委系统党组织充分利用自身业务优势,全体党员同志到社区报道,开展义诊活动;各文明单位结合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将在职党员编入单位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在职党员充分利用节假日以及8小时工作以外的时间开展文明交通、文明用餐、文明旅游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设岗式”管理无职党员。对农村无职党员推行“一编三定”,全县统一设置信息收集岗、治安巡逻岗、矛盾调解岗、环境维护岗、文化宣传岗、技术培训岗6个基础性岗位,各村建立“一编三定”工作台账。在此基础上,各村党组织主动作为,根据本村实际需要,结合党员特长技能,灵活设定工作岗位,实行“一编三定”动态管理。如围绕乡村振兴,吕店镇党委根据本镇实际情况,设置民事调解、卫生监督、庭院评比等乡村振兴特别岗,多渠道搭建党员为民服务平台,让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战略上唱主角、显身手,收到了显著效果。
   
 动态式”管理流动党员。各乡镇建立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台账,登记核实流动党员信息,实行“动态式”管理。各村明确党员负责管理流动党员,通过不定期打电话、手机视频等方式联系在外党员,了解其思想状态、外出务工状况和存在的实际困难等,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各村党组织利用节假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关键时”,组织其参加组织生活或者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加义务劳动等活动,为流动党员“开小灶”“补党课”,全方位提升流动党员的党性修养。    

“关爱式”管理困难党员。通过动态排查,各基层党委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台账,定期进行更新。在“七一”、春节前后集中分层次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给他们送去组织的温暖和关怀。每年从县管党费中划拨专项慰问资金用于慰问困难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党党员和因公牺牲的党员干部家庭等;同时从县财政列支专项慰问经费用于慰问困难党员。总体呈现出慰问资金逐年增加,慰问范围和慰问力度不断扩大,慰问对象更加精准的趋势。

“送学式”管理行动不便党员。为确保行动不便的党员不漏学、不掉队,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各支部统计明确行动不便党员信息,落实帮扶联络员,安排党员主动送学上门,将必读的书籍和其他学习资料直接送到他们手中,并采取帮解读、拉家常、佩戴党员徽章等形式解决他们行动不便的具体问题。今年以来,全县开展“送学上门”400余次,服务行动不便党员320余人,激发了这部分党员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