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 朱萍
 
李佩山正在向学员们讲述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追授“热爱新闻事业的模范通讯员”称号的蒙标成同志的事迹  杨德政 摄

铺着红色桌布的讲台上,两束散发着百合清香的鲜花间,他穿着干净的白底蓝格衬衫,清澈的双眼里闪烁着智慧和善良的光芒,看上去他非常精神,虽然因重感冒连续打吊瓶,刚从医院回来,手背上还贴着胶带。

宽敞的教室座无虚席,鸦鹊无声,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期待着他为大家演绎那一段段动人的悲欢离合。台上讲课的是《中国铁道建筑报》山东记者站的李佩山站长,台下听众是当年参加企业文化、新闻报道培训班的八十多名学员。尽管15年过去了,但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我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讲这堂课,用心与大家交流”。虽然感冒嗓子发炎,还略带沙哑,但他完全投入地回忆过往,同学们也被他带到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现场。从热爱新闻报道事业,在弥留之际仍不忘写稿的蒙标成,到为保卫国家财产不幸被歹徒杀害的烈士何卫红等,一个个典型人物仿佛就出现在眼前。

李佩山向学员们介绍模范通讯员蒙标成同志的事迹,左一为作者朱萍。 扬德政 摄

从这些故事里,大家看到的是作者与主人翁之间精神的对白,心与心的交流。若不是读懂何卫红一颗誓死也要守护祖国财产的忠诚之心,他采写的长篇通讯《忠诚的人生》怎么会产生那么大的社会反响?若不是读懂何卫红的妻子那颗痛苦绝望的心,哪来的力量让他为烈士的不公平待遇奔走疾呼、吃那么多的苦,写出催人泪下、撼动心魄的篇章,最终使得凶恶的罪犯受到严惩,英雄的灵魂得以安息,烈士的家属得到优抚?而这一切皆是因为他有一颗高度负责、正义、善良的心,他是在用心与故事的主角交流,用心将爱恨融入文字。他说:“我们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李老师的声音充满了磁性和感情,每当讲到动情之处,总是情不自禁地提高嗓音,加快语速,情绪非常激动,爱恨情仇都生动地写在他的脸上,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在教室响起;讲到悲伤之处时,教室里一片寂静,他的眼眶里噙满泪水,学员们的眼睛红了,好多人流下了热泪,述说者和倾听者默默地对望,仿佛能听到一颗颗感动的心的强烈跳动,共鸣的情感交汇在了一起。

学员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听李佩山老师授课 杨德政 摄

“人生在世,谁都负有责任,有责任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鼓舞我们走向成功!”就是因为高度的责任心和正义感,才使李老师发现了平凡人物的高尚、伟大与可贵,让他历尽千辛万苦去报道一个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他那些为采访和写好英模的事迹,茶不思、饭不香、夜不寐的日子,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好记者,如何去把握事物的本质,没有照本宣科,却让我们体会到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让我们深受感染,从中领会到新闻工作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也是极其辛苦的工作,只有具备一双善于洞察的眼睛,站在独特的视角,通过执着不懈的努力,用心、用情、用义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文章。

“文章不仅是事实的记载,更是历史脚步的浓缩,没有美好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来。”教室里有一个洪亮的声音在讲课,大家情绪高昂,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李站长,教室里安静得几乎能听见学员们一颗颗火热感动的心在跳跃。

朱萍

在这里,大家感觉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了同一个频律,同一个家。这是一堂精彩的写作课、故事课,更是一堂人生的哲学课。李老师用高贵品德和美好心灵,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文章,也用自己的人格为我们上了一堂灵魂课,给了我们一碗营养丰富的“心灵的鸡汤”。

宋代诗人向子諲诗云:胸次山高水远,笔端云起风狂。写作不是一节课就能学会的,但是,这节课却打开了我们的心灵之门,诠释了人生的真谛,告诉我们做事、为文,要先学习好做人。教室外的阳光灿烂地洒满了山脉,绿树显得格外葱笼,这好久不见的阳光,照进了大家的心间……